開啟我網路行銷之路的啟蒙密技─知識變現終極筆記 #159

前言


2017年我遇見了「斜槓青年」跟「精準學習」,開啟了我對「多元生活」及「思想自主」的想像與追求。
可是該怎樣讓自己有錢有閒,能夠多元生活,又足夠自己自足呢?


2018年我跟「知識變現」這本書相遇,也開始了我的網路行銷之路。而這篇文章,主要希望結合我自身的經歷與書中精華,幫助大家也開始追尋自己的「多元且獨立的生活」!


我稱他為「知識變現的終極筆記」。

我的目標不是把書中的精華真實的呈現給你,而是幫你實踐,並了解如何也能跟作者一樣,在一個非名校出身,且身為媽媽這個最少時間的情況下,仍能成為月入六位數的斜槓青年。透過一個已經成功典範(作者),以及正在路上的夥伴(我)的故事跟心得,幫助你了解如何找尋屬於自己的「知識變現」之路!

與「知識變現」的邂逅..


其實…第一次看這本書,我沒有什麼收穫XD

我只是覺得知識變現好像很夯,然後看了內容發現大部分都是作者的故事以及時間管理,對我似乎沒太大價值!?


直到我開始網路行銷之路,開始上一門「知識變現」的實戰課程,我才發現書中的討論是屬於「實戰者」才能懂得困惑!例如:

  • 有工作怎麼開始自己的知識變現之路?
  • 時間怎麼分配?該怎麼發現自己熱情、開始走上這條路?
  • 才發現作者說這些,其實是很有價值的!


我也開始了解,當我們有一個目標想去的過程中,會遇到很多的雜音使我們分心、會有很多的自我質疑想要擊潰我們!所以有個人成為你的典範,讓你更了解會遇到的問題,及典範如何解決,其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!


所以每當我在「知識變現」的這條路遇到困難,我就會回去翻這本書(儘管我本來賣掉這本書,後來又把他買回來XD)

成功知識變現,成為斜槓最關鍵的2點


首先來說說大家最在意的點─到底該如何成功的知識變現呢?我覺得有兩個關鍵的重點,讓你可以邁向知識變現的道路!


1. 持續&行動


我們都有過質疑責怪自己的聲音: 一定是我不夠努力、一定是我歷練太少、我無法成功、我還要努力多久?。
作者也有、我也有!
可是在我們想明白前我們做一件事─我們沒有停下來,而是保持高強度的學習,並且做出微改變,不過度責怪跟苛求自己。讓我感到很敬佩的是,作者不只不斷學習,同時付出行動。可能對很多人來說,”持續”會是個很大的命題。而作者卻參加了7期的”21天打卡計畫”。


她在短時間內,豐富了自己的生活,也幫助自己有效的試錯。


而我雖然沒有跟她一樣進行打卡,可是我在我迷惘的4年職涯裡,也不停的用我現有資源,將工作以外的時間幾乎用在上課、參加活動跟讀書學習。


2. 有效試錯


我們的生命、時間,甚至是自信心是有限的。
剛開始不知道興趣在哪,卻又有很多想做的,其實你可以從過去的經歷做些總結,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!

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小方法:

回想自己的過去經歷,找出轉折點或小成功並分析當初做這件事的動機、成功失敗的原因、中間是否做過調整?

參考影片:直播挑戰30天Day2:Dibby國中的故事 跆拳道


IE: 我自己就整理出我從國小到大學、甚至出社會每個階段再幹嘛,更了解我每次做一件事情的動機通常都很單純: 覺得酷、嘗鮮,想讓別人覺得很厲害。沒有做過了解,我完全不知道原來自己的動機如此粗淺XD

我也透過這樣的總結,發現我通常在什麼時候會有小成功? 就是我勇敢挑戰自己邊界的時候! 像是: 第一次參與試鏡,讓我進入大家夢寐以求的社團。這讓我在之後每一次遇到新挑戰時,更有力量!

參考影片:直播挑戰30天Day3: Dibby的故事高中時期- 挑戰自我能力邊界

該如何做到屬於自己的知識變現?


回到最剛開始我把知識變現賣掉,是因為知識變現的表述方式是從他的生活經歷(故事)開始
因為我那時候一直想我要如何複製他的成功方式?
我一直再想她有的條件vs我有的條件
以及
他做的事情vs我做的事情然後就覺得我copy不來,也不想copy。

導致最剛開始的結論是這本書對我沒用。
後來我才開始了解這樣的想法完全錯誤!!


成功無法複製,只能模仿..


現在知識太發達了! 要如何在分享知識的同時,別人願意買單,願意相信你?

經營個人品牌 才是讓你能從茫茫人海中突出的方法!


所以要用另一個角度去看(不論你是想效仿你的偶像還是吸收書的內容都一樣) :


你要先有 自己的問題點,在從中找答案。
你要大於你的問題,試圖解決問題!


於是,我開始找出自己剛開始的第一個問題:也正是作者的專長─時間管理。


斜槓的第一課題:時間管理


要開始改變,踏上「知識變現」前期,其實你要有更多的投入。
在原有的生活多加上學習跟產出時間,時間管理成了非常重要的課題!


何謂時間管理困擾?


你真的有一件想做的事情,也幫自己訂了一堆計畫去做,可是都失敗,因為找不到時間去做?
首先應該先突破一個時間的思維:

如果今天你有個報告沒完成,一拖再拖,你一直覺得你沒時間做。
可是今天我告訴你,你在今天完成他,我給你一百萬。做嗎?


當你說你沒時間的時候,其實是你不想做。
當你說沒時間的時候,意思其實是你寧可做其他事。


時間,是你的選擇。


所以在知識變現的p.154寫:

「先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,時間自然就會被擠出來。」
而非把時間擠出來,再填入可以做的事
(因為你的時間空出來了,你可能也不想做,我們總是高估自己的意志力)


因此在書裡,也提供了一個<黃金半小時計畫>,其運用就是先想你一直想做的事情。
計畫保持簡單,就是每天固定找半小時去做,而且還要規定半小時做完就不要做了。
也讓自己保持新鮮感。


而其實時間管理,也是個假命題。
真命題是:


比錢更貴的是時間,比時間更貴的是注意力


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專注:鼓勵自己、限制自己、甚至讓自己休息再重啟專注。

可是專注跟時間一樣其實都會隨著時間流逝消耗。
(再一次,我們總是高估我們的意志力)

重要的是我們要開始Find the one thing, 瞭解自己的真心渴望、最底層的動力來自哪裡?


像我剛剛說,我初始動機都很初淺,單純覺得酷就開始做,可是隨著年紀漸長,反而會去思考很多機會成本,而限制住自己。

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是要如何持續下去,就要找自己內心的真正渴望!

而我發現,很多價值觀跟言語吸引我的人,他們都會做筆記&總結
(包括我說啟蒙我知識變現之路的三本書-知識變現、斜槓青年及精準學習的作者)。

參考影片:2016/10 – 2020/12 Dibby的日記回顧(時間看的見)

讓我也在2018年開始認真地研究筆記方法,並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想法跟目的。

最終: 我開始了解我希望幫助的族群是我最能感同身受的女性,以及想去的目的是幫助女孩能自願自主的過一生!

當你越了解自己、就越替自己做主,你會更享受其中,並更有效率!


最後,若還是覺得持續很難,你可以試試這個殺手澗- 「社會性」比「自我」更有約束力


在作者也還沒清楚了解自己想做什麼的時候,是靠著7次的21天打卡社群,一起跟同伴組團成長、學習過來的。
而我單純喜歡到處學習、尋找可能,為了方便,我都是一個人去到處學習,可是卻學的零散,很難聚焦。

可是我從沒放棄過尋找,最後,我是透過網路解決了我一些迷惘,也結交了一些有趣的夥伴,讓我發現原來生活能有很多方式!也因此,我決定將我的重心放在網路上!覺得起步很難嗎?
也試著在網路上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彼此激勵!

或者,找到一群有共同目標的夥伴,一同朝目標邁進吧!!

WENCHIEH
WENCHIEH
文章: 143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