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最近在看一本書《遇見26個自己:認識內在的26種人格,喜歡上不完美的自己》
其實看完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XD
但我決定只記錄下自己覺得可能會用到,並且自己比較有感的部分。
要如何分辨自我?
書序中,作者簡單的用不同文化對於「身體裸露」的看法不同,例如,作者是德國人,在大庭廣眾下身體落露可能犯法,但是在有些國家,身體裸露就在正常不過了。作者進一步解釋: 這就是「羞恥感」的自我在作祟,自我不一定是真理,但就大腦機制為了讓他方便,我們會將他視為真理。
在書中,作者將每一個自我都做了命名跟解說,並說明這背後可能蘊藏的意識是什麼,去提醒我們如何讓真我跟自我保持距離,以利我們找尋真正的我。
拖延症背後代表的自我
而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自我是「拖延症小姐」,並說明背後潛在的意識是:
- 害怕失敗
- 害怕成功(在這裡指:害怕後果)
害怕成功最令我不解,但他附註的害怕後果卻點醒了我。誰會害怕成功呢?不都希望自己能成功達標嗎?
我更深一層的去思考為什麼要害怕成功,想到了一體其實都有兩面,我們接受成功的同時其實也代表我們要接受成功的任何狀態。
例如:我們希望事業成功,賺很多錢,但有可能在我們的印象中賺很多的同時就要犧牲自己的時間。這樣的反思讓我意識到,原來這才是我真正拖延不行動的原因,我嘗試過成功,但同樣的,我沒有喜歡成功的每一個面向,在過往我的成功經驗中,我花了太多時間,因此,我現在有點懼怕。
而另一個關鍵問題是:難道真的多賺一點錢或成功,就真的會犧牲掉時間嗎?
有可能那只是我的另一個自我作祟,而下一步,我就要去接納、或者改變這樣的信念,才有機會擺脫拖延症小姐。
如何分辨自我?
最後,記錄一下如何分辨自我的花招,以供日後提醒:
- 所有無法給予我們自信與力量、喜悅,或是無法令我們感到舒適滿足的,都源於自我。
- 所有不屬於存翠的愛,不是對我們自己與他人的愛,都源於自我。
- 所有感覺上不尊重我的意念,都源於自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