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昨天討論沒動力怎麼辦?
其實沒動力也有分很多種,昨天講的是: 因為時效的壓力,內心不相信自己,所以喪失動力。
他有點像心理學的「習得性無助」
覺得每次都不達標,那就放棄吧?
因為人太愛用過去的經驗綑綁自己,而不去想像:現在的努力,不就是為了未來的卓越與自由?
.
發布後,有人跟我反應: 那我每天都沒動力呢?
其中一個答案就是像昨天說的第二個方法: 長期訓練培養堅持跟習慣,也是需要留心跟訓練的。
就跟很多人以為自己看了很多銷售書籍,就以為自己在學銷售;事實是: 你訓練的是「讀書」功力!最好的學習方法都是從「做中學」,你的行為是「讀書」,而不是「銷售」,那你就是在訓練讀書這件事情。
我舉例我怎麼培養DMO習慣的:
#1. 運用環境的力量
我12月離職後,大概兩周我就有在想: 嗯! 每天時間多出了8個小時。那我就把本來上班的其中一小時拿出來做就好啊!
聽起來很簡單!
事實是,當人頹廢時只會無限頹廢XDD
懶了,只會想要更懶,用各種理由叫自己不要做: 晚起啊、有約啊、「幹嘛規律啊? 離職不就為了自由嗎?」這類的想法…
後來我是因為跟團隊的人聊天後,發現他早在有工作時養成早上做一點事情的習慣。
我意識到我不行在這樣下去了!
「認為有意義的事情,自己順其自然就會做」,這是一個可笑的想法!
於是我就發起了DMO工作坊,我是發起人,怎好意思不起來做事呢!? .
這其實也是為什麼「領導力」重要的原因。
在原子習慣裡有提到「身分認同」是大家培養習慣最大的謬誤。當你改變身分認同,你自然而然會做出匹配那個身分的事情。
就像我身為發起人,我就有責任感,我就會堅持下去。
而這樣的堅持幫助我培養了習慣,成為了習慣後,就不會是太大的問題。
或者說: 就算遇到問題,我會想辦法自己解決。創業與自由的路上,誰沒問題呢? 是吧?
#2. 做中了解DMO的意義
事實上,我會開始執行DMO的原因是國外有成就的大師們推崇的,後來我們團隊內部的領導人也一直強調。
可是還是很不甘願XD
很想追求更快更有效的方法。
後來我怎麼認知到DMO的意義?
因為我了解到:為什麼我會想追求捷徑?
因為我看到了別人成功了! 可是卻忽略了他付出哪些努力。
我去觀察,發現:那些現在成功的人們,他們就是扎扎實實的做好所有工作,才有了今天的。
.
世界的商業模型都脫離不了「人」。
而跟人相處,掌握人性、了解市場,從來都不是「知識」,而是「技術」實戰。
當我們看了一本書在做總結跟銷售技巧時,其實那是「歸納法」,不會完全沒用。但,世界變遷之快,過去背景的技巧是否應用在今日?
那身為一個菜鳥初學者,要怎麼了解一切道理並活用成自己的成功方式?
那就是每天接觸一點,讓自己對市場有靈敏度。
這就是DMO的意義!
.
很多人問我: 為什麼我那個高產?
說實在的! 我就是每天都在做DMO,獲得很多回饋,所以才有這麼多靈感激發。
過去有一陣子因為耐不住無聊&想追捷徑,我完全放棄DMO, 導致我整個人狀態都不太對、動能一直起不來。常常陷入無謂的「思考」裡。不停比較不同方法的優缺點、做分析。
結果就是: 我的狀態很不好、越想越多,想了沒做就沒成果,就更想說是自己想的不夠縝密,懷疑自己腦子有洞! 然後再去追求更多方法,迷失在了尋覓當中。
當你開始做,你會發現,每一天都有微小的進步;也會每一天遇到微小的挫折,可是,這些挫折都能讓你更優化自己的流程。 而這就是DMO的意義,讓你有動力、有進步、有安心。
在這,也分享原子習慣的一句話:
「我發現成果與我設定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,卻與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」「目標是你要達成的成果,而系統是讓你達到成果的過程」
DMO就是你開發業務的系統!
#3. 觀察自己適合的流程
時間管理從來是假議題,專注力管理才是關鍵。
你想想你上班時間就知道了,8小時,有多少時間真的認真的工作?
「專注力」才跟「產出」成正比。花了再多時間,沒有專注力也是沒用的。
.
第一步你可以先判斷自己試「晨型人」還是「夜貓子」。
像我就是不折不扣的「晨行人」,我在早上的專注力跟效果是特別好的。
而做自己不喜歡不願意的事情,就需要在這個時間做,所以我總是把DMO的時間安排在早上。
可是離職後,我發現我的作息仍然有所改變。
以前為了充分運用時間,我都可以6點起床,現在8點起床已經算很好了XDD
這也是為什麼,我將DMO工作坊設在早上9點半的原因。可以洗漱發呆一下,在滿足的開始,畢竟,DMO持續大於一切。
至於DMO時做的細節:
*我會在儀式感跟容易忘的事情做完後,先做難的事情。
因為將難的事情往後放,就會隨著注意力下降,以及拖後到面就會更不想做事情XDD
像我最討厭的就是跟人開啟對話、最喜歡的就是產內容。
所以就先開啟對話再用剩下的時間產內容,這樣還有一個好處: 我規定自己每天至少40分鐘DMO,有時候光互動就超過40分鐘,啊我本來就喜歡產內容啊,所以就算是40分鐘以外,我也會很甘願的去做。
.
當然,以上是我的方法跟建議,那什麼適合你?
就要靠你觀察自己、了解自己、找到屬於你順心,並能完成所有事情的方式。
再給大家一個小TIPS, 適合給本來是上班族,現在變自由工作者的你:
上班心態做事業,我覺得很關鍵。
你想看看: 本來你上班,8小時被綁在那裏,沒事做也要裝忙。
那假如今天老闆告訴你: 只要你把DMO做完,你想幹嘛就幹嘛,是不是覺得甘願開心自由了些?
#4. 培養一定的儀式感
最好還是搭配DMO的功效建立習慣培養儀式感,這個方法常聽到。
但我覺得效用更大的是,你的儀式最好跟你的DMO有相關。
這有兩個好處:
1. 效率好又幫助優化
2. 比較快進入狀況。
舉例: 我的儀式是「填寫社群關鍵數據」,如下圖。

.
因為網路隔著電腦跟人互動,你要怎麼知道行為有沒有效?
就是追一些關鍵數據來修正自己的行為。所以第一件事情我都會先追蹤我的FB好友數、IG FANS、Email名單。
先追蹤還有一個好處:因為我今天的數據好不好,代表我昨天做的事情有沒有效。
如果數據好,我就重複做昨天的事情,想必會得到相似結果;數據不好,我就要做優化。